从 7 月多的 CEB 开始
到 8 月多的 GENETEC
最后有 9 月多的 GTRONIC
近期最受瞩目的崩跌都是科技股
Bursa 科技指数也在两个月内下跌将近 30%
许多科技股已从 2021 年尾的高点腰斩 甚至膝盖斩
投行们也开始下调财测
比如说《【行家论股】益纳利美昌 美元贬值财测下调》
所以近期绝对称得上是大马科技领域的艰难时刻
就在这个众人不看好的时侯
我发现最近的科技指数这几天有点止跌企稳 跌不下去的情况
细看个股的话 一些比较大型的科技股已经有筑底的现象
如 UNISEM, D&O & FRONTKN
一些小型科技股也有非常明显的缩量
如 CNERGEN, EDELTEQ, AEMULUS & VIS 等
图表走势出现了讯号 那我们就来思考一下基本面
看看为什么科技股会跌得那么惨
先看大方向 虽然很多人说是科技周期下行
但是一看美国 NASDAQ 和费城半导体指数
却又好像不是这样 人家还是在高位涨得好好的
AI 发展话题还是一样热门
我个人认为 这波跌势主要是几个因素叠加的完美风暴
首先 是生意性质的差别
很多大马传统科技公司都是卖设备 / 机器的
在终端需求放缓的背景下
客户们暂缓投资新设备和扩产计划 但是生意照做 所以受到的影响较小
但是设备供应商就半死了
就像 TSMC 的晶片产品继续大卖
可是 ASML 接到的订单却寥寥无几
再来是大部份公司的技术和服务并没有达到不可取代的地步
一些比较难被取代的公司 业绩还是相对稳定
如提供 TSMC 清洗服务的 FRONTKN
大马科技股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估值普遍偏高
在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 投资人会优先抛售这类股
趁业绩走软的利空杀估值
近期美元走弱 又有一个藉口杀一波 我觉得已经杀出恐慌了
目前反映得七七八八 有点人弃我取的感觉
未来不可避免还是科技主宰的世界
所以科技股肯定会迎来翻身机会的
加上政府有意撒钱扶持
现在就是研究的好时机
找竞争力强 有技术优势的 较难被取代的来部署
个人是比较偏好服务类股 如 LGMS
技术分析中有一句口诀 地量见地价
站在目前的时间点来看 我相信这是个相对适合建仓的区间
如果近期出现一波快速下杀 可能就是进场的好时机
还是得提醒 低往往可以更低
现在部署就是买入底仓观察 等待转机到来
等基本面有好转的迹象 才开始加仓
等待黑夜过去
大马的科技股有一定的周期股属性
现在距离上次爆发过了大概三年 感觉调整时间已经足够
那下一个上升周期会在几时开启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