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到 首先我们要以基本面来衡量危机对公司的影响
但是基本面也有分成公司财务状况和业务发展前景
今天就以发展前景的大方向来探讨
看看哪些公司受影响比较大
先说这是一篇超不专业的文章
主要是记录一些目前的看法 方便以后核对
我的看法可能也会错得很离谱啊
所以没有买卖建议
首先看起来受影响最大的必然是出口至美国 且产品不被关税豁免的公司
目前想得到的主要是 EMS, 家俱, 塑料和纺织行业
手套和科技行业虽说目前比其他国家更有竞争力
但是以特朗普的pattern 某天突然中招也不是不可能
需要观察后续谈判的进展
然后是一些在马来西亚做比较低价值的产品
没有什么护城河的公司
这种产品的特点是价值不高
加上运费的话 进口过来卖并不划算
比如钢铁 建材 衣服等
但是在关税影响下 海运需求可能降低 进而导致运费下降
然后其他国家的生产商因为卖不去美国 而倾销来马来西亚
举个例子
PADINI 可能因为中国 / 越南厂家滞销
而有议价权 进而取得低价的货源而受益
但也是有可能其他大咖如 SHEIN 放弃美国市场
转战东南亚 烧钱促销拼市占
这种情况下有品牌口碑的 PADINI 都不一定能 tahan
更何况其他小商家
但是这类影响还需要再观察 毕竟有太多因素影响
再来是石油领域
石油价格在关税导致经济衰退的预期下应该会走弱
加上特朗普大力支持美国本土石油业 OPEC又好像不甘愿减产
欧盟和中国全力发展清洁能源
看似供需完全失衡 形成了一个完美风暴
是个我会暂时避开的领域
目前大概只想到这些
说完了预计会受影响的领域
现在来说说比较能免疫的行业
首先偏向内需服务业的领域应该相对不受影响
比如说 金融 建筑 产业 软体
这些领域有一定的门槛 外国竞争者很难加入
且不太受到外国政策直接影响
除非一些宏观的黑天鹅事件发生 才会冲击这些领域
举个例子 GAMUDA 的国内建筑合约应该不会因为关税而取消?
外国建筑商也不会突然冲进来抢工 即使进来也不一定拿得到合约
相反的 如果上述提到的钢铁建材等低价流入市场
建筑商反而能够提高赚幅
再来就比如 MYEG
前个星期一我也不懂它为啥跌那么惨
可能纯粹是因为遭到外资抛售?
当下是有想要买入一些 毕竟它的业务都是软体类
而关税主要是针对实物 / 硬体类
所以公司业务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是由于我还在研究着 所以就继续观察
其实我这篇和上一篇是同时间写好的 只是延迟一星期发布
连续写两个长篇后脑汁不够用了
所以虽然还有很多例子可以列举 但是就先这样
让我们继续观察事态的发展
让时间来验证观点
顺便看看会不会见证东升西降的历史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